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后疫情时期山东省高校就业服务体系升级研究” 第二期公报---后疫情时期高校就业服务体系升级的对策建
    2020-10-13  点击次数:[]

    [摘  要]疫情改变了人力资源的需求结构,改变了用人单位招聘的方式,客观上要求高校改变人才培养结构以及促进就业的方式,在后疫情时代,高校应顺应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升级高校就业服务体系。更新观念,以提高“就业力”为就业工作的核心价值理念,高校就业服务的定位和重点应突破职业介绍的狭隘视野,从大学生人生职业发展的视角出发,尊重大学生个性特征、个人兴趣,从整体育人理念出发,对高校就业服务体系进行升级改造;升级高校就业服务体系的外部支持系统,政府、行业协会、产业工会、用人单位应为高校提供就业支持,高校应充分挖掘校友、家长等外部资源,支持高校就业工作;升级高校就业服务体系的内部支持系统,开启云就业新模式,全面升级高校就业信息平台,为网上招聘、宣讲、就业指导、直播提供技术支持,建立用人单位用人信息库和学生就业信息库,实现网上岗位匹配,为学生提供精准岗位推送,提高网上就业效率;建立高效就业工作团队,提高就业指导的专业化水平;坚持全过程就业指导与服务,加强劳动情怀教育,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基于缓就业、慢就业的现状,高校和政府公共就业服务系统应协同为毕业后的大学生提供持续的就业服务。

    [关键词]就业指导;劳动教育;高校就业服务体系

    山东管理学院洪芳主持的“后疫情时期山东省高校就业服务体系升级研究”(项目编号2020YZB030),参与人周志宇、陈俊洁、修华龙、蒋鑫、韩知霖、李遥等。山东管理学院招生就业处全体工作人员在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下开展就业服务工作感受到传统高校就业服务体系在疫情形势下,在就业指导服务、就业信息推送、就业岗位匹配等方面面临巨大挑战。基于工作的思考,同时借鉴国内外优秀研究成果,借助现代互联网、大数据等智能化手段,探索后疫情时代高校就业服务体系全面升级,精准、高效地为大学生提供就业指导与服务,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提高,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一、问题的缘起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慢就业、缓就业的趋势日益明显,招工难与就业难并存的结构性矛盾持续加剧。2020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创历史新高导致就业压力增大。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使得传统高校就业服务工作体系面临更加严峻挑战。疫情条件下的大学生实习、求职、签约等权益保护的问题,都面临着更加严峻挑战。疫情条件下全面升级高校就业服务工作体系,减缓甚至消除疫情对就业工作造成的冲击,保护学生在就业中的合法权益,为学生提供优质高效的就业服务是本课题的选题依据。

    二、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内容

    本课题以“后疫情时代山东省高校就业服务体系升级为研究对象”。本阶段的研究内容是新冠肺炎疫情对山东省劳动力市场造成和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影响,分析对高校就业服务体系面临的困难与挑战,提出升级高校就业服务体系的对策。

    (二)研究方法

    1.实证研究法。为准确掌握新冠肺炎疫情对山东省劳动力市场的冲击和对2020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影响,课题组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借助第三方调查数据以获取疫情对劳动力市场的冲击。课题组选取省属本科院校SG学院2020届毕业生为样本,委托国内具有较高知名度的第三方XJC公司开展调查。对疫情条件下的就业形势、就业机会、就业进度、求职心态等因素对就业过程的影响、招聘求职渠道等进行调查。

    2.比较研究法。分析英美两国高校就业服务的体系的特点和借鉴意义,为我国高校升级就业服务体系提供建议。

    三、研究结论

    (一)后疫情时代升级高校就业服务体系的必要性

    虽然目前疫情的走向并不明朗,疫情是否会自然消失,还是会长期存在被人类用新药或疫苗战胜,目前依然并不明确。但疫情确实改变了经济结构,强化了互联网行业以及与互联网行业相关的行业,疫情改变了人们的行为方式,无接触的交流和服务增多。从就业服务而言,疫情改变了人力资源的需求结构,改变了用人单位招聘的方式,客观上要求高校改变人才培养结构以及促进就业的方式,在开启云就业模式的情形下全面升级高校就业服务体系。虽然,从立法来看,政府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承担主体责任,但是高校就业工作的开展情况却直接影响大学生的就业率,因而必须正视高校就业服务体系的功能和作用,在后疫情时代,高校应顺应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升级高校就业服务体系。

    (二)后疫情时代升级高校就业服务体系的对策  

    1.更新观念,以提高“就业力”为就业工作的核心价值理念

    疫情对经济结构、人员配置以及促进就业方式的挑战,要求高校必须密切关注市场发展导向,建立市场人力资源配置的就业服务机制。对高校而言,毕业生能够顺利就业,能够获得较好的发展前景取决于毕业生的“就业力”。后疫情时代,高校应更加关注毕业生的就业力的培养。一是在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方案的确定上应充分体现市场导向。针对疫情对劳动密集型的产业所造成的冲击,无接触工作的模式开始成为新的工作模式,高校应更加侧重发展依托互联网进行服务的专业人才培养,以适应后疫情时代的工作需要。二是高校就业服务的定位和重点应突破职业介绍的狭隘视野,从大学生人生职业发展的视角出发,尊重大学生个性特征、个人兴趣,从整体育人理念出发,对高校就业服务体系进行升级改造。

    2.升级高校就业服务体系的外部支持系统

    疫情条件上,就业岗位萎缩,如何实现人岗的就业匹配,减少“人等岗位”和“岗位等人”的状况,提高供求匹配效率就变得格外重要。高校就业服务体系迫切需要政府和社会组职的系统支持。

    (1)政府应为高校提供就业支持

    一是建立人才需求调查机制。高校作为人力资源的供给侧,必须掌握需求侧的信息才能避免结构性失业。政府应发挥其管理者的优势,对市场各类人才的需求状况进行调查,并对各类人才需求的趋势发展进行预测,为高校和用人单位提供人才供应和市场需求匹配分析,为高校专业设置和招生计划确定提供决策参考。

    二是建立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就业管理机制。大学生的就业附属于政府促进就业的组成部分,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张,大学生已经成为政府促进就业的重点。除高校就业考核这一约束机制外,政府应建立就业奖励机制,对就业工作做得好的高校进行奖励,激励高校将更多人力和资金用于改进就业工作。

    三是为大学生提供免费职业培训和职业信息服务。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免费的职业培训,提高专业技术和技能,提高职业能力。特别是在经济结构受到影响的情况下,人力资源配置的效率很大程度上需要职业培训的跟进和支持。政府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应及时收集人才需求信息,为高校提供就业信息服务,促进人岗匹配。

    (2)其他社会组织为大学生就业提供支持

    一是发挥行业协会、产业工会的组织优势,协助政府开展人才需求调查,撰写求职参考手册,为包括大学生在内的所有求职者提供参考。遴选行业企业专家进入高校担任职业顾问和创业导师。筹集资金,设置创业项目基金,资助大学生开展创业学习和实践。二是密切与用人单位的联系与合作,建立稳定的实习就业基地。一方面收集毕业生的就业信息为用人单位提供参考,另一方面选拔优秀企业家进入高校担任就业、创业导师。

    (3)充分发挥校友和家长在就业服务中的支持作用

    一是建立校友就业联盟。建议由高校就业处组建校友就业联盟,筛选出两类优秀校友:一是招聘人员,即校友代表用人单位回母校招聘毕业生,通过校友资源建立实习就业合作基地,为毕业生提供实习和就业场所;二是担任兼职就业导师或创业导师,吸引校友回母校兼职指导学生求职和创业。定期举办优秀校友发展论坛,拓宽大学生职业发展的视野,发挥校友的典型示范引领作用。

    二是发挥家长的就业支持作用。建议高校建立家校联系通道,家长可以参加学校组织的在线就业指导、招聘会、宣讲会,可以获得学校为毕业生推送的就业信息,以便获得家长对学校就业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家长也可以通过各种信息的获取并结合自己的社会经验帮助学生做出就业决策。对于政治资源、社会资源丰富的家长,也可以争取获得家长的支持,挖掘更多就业机会,为更多的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

    3.升级高校就业服务体系的内部支持系统

    (1)开启云就业新模式,全面升级高校就业信息平台   

    疫情条件下,招聘会、宣讲会、双选会、就业信息的推送和就业指导等就业工作全部在网上进行,这开启了云就业的新模式,促使高校直面这种状况,改革传统促进就业模式。尽管目前线上招聘效果远不如线下效果好,疫情结束后,多数用人单位依然会采用线下招聘的模式。但是,作为一种招聘模式,线上招聘却并不会就此停止,而会成为招聘的一种重要方式,特别是异地招聘的情况下,线上招聘可以极大地节约时间和交通等成本。高校就业工作必须紧跟这一趋势的发展,调整工作思路,开启云就业新模式。当前最主要的是升级高校就业信息网,针对各高校就业信息网主要作为信息发布的平台,应由单向浏览向多方交流功能转变,为网上招聘、宣讲、就业指导、直播提供技术支持。建立用人单位用人信息库和学生就业信息库,实现网上岗位匹配,为学生提供精准岗位推送,提高网上就业效率。同时应具备就业统计、人才和岗位筛选等功能,既可以提高高校就业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及时掌握学生的就业动态,做到精准服务,又能满足就业数据统计和上报等工作需求。

    (2)建立高效就业工作团队

    建议各高校建立全员参与的就业工作机制。在学校建立全校就业工作领导小组,贯彻“一把手工程”,由校长和党委书记亲自抓就业,组成由就业、教务、学生工作、团委、校友办等部门组成的就业工作领导小组,从人才培养和质量监控全局把握就业工作。就业处应配备较为充足的工作人员,并设置就业顾问、就业活动、就业信息等不同岗位,为毕业生提供一对一的咨询和指导,推送就业信息,举办促进就业活动等。应加强对就业工作人员的培训,不断提高专业水平。学校图书馆,应为学生提供职业测评软件设备和职业选择相关图书资料,方便学生学习。

    在二级学院,建立由党总支书记、院长、学业导师、专业教师、班主任、辅导员等人员构成的就业工作小组。学业导师和专业教师通过与学生的密切联系,以及他们对对口行业发展走势的了解,可以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选择产生强大的影响力。充分挖掘教师在相关行业里的社会资源,为学生推荐工作。班主任、辅导员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辅导学生完成职业生涯规划,并做好学业规划,在求职阶段引导毕业生先就业再择业,保持良好的就业心态,辅助完成就业信息统计。

    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课程教师,应通过授课,引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确定人生目标,帮助学生主动提高就业能力,掌握求职技能,提高求职能力。

    4.加强劳动情怀教育,树立正确的劳动观

    大学生缓就业慢就业的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不正确的劳动观是重要原因之一。高校应从劳动教育入手,深耕劳动情怀,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和就业观。高校应旗帜鲜明的弘扬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将“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深植学生内心,让“坚守执着、精益求精、专业专注、追求极致、一丝不苟、自律自省”的工匠精神内化为学生的价值追求。要开设劳动教育理论课程,从思想认识上,尊重劳动、崇尚创造;开设劳动实践课,在劳动中领悟劳动的价值。要推动劳动模范、大国工匠进院校,厚植劳模工匠文化,要用劳模工匠的干劲、闯劲、钻劲鼓舞更多学生,激励广大青年学生争做新时代的奋斗者,自觉把人生理想、家庭幸福融入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伟业之中。

    5.贯彻全过程就业指导与服务体系

    高校就业指导服务的定位和重点应基于学生个性特征和优势能力为毕业生构建长期职业发展路径服务,帮助学生将十多年的教育储备和人生理想转化为具体、有价值的工作。在这一过程中,就业指导和服务是比不可少的催化剂。

    (1)开展全过程就业指导

    一是尊重学生个性,科学规划职业生涯。应在大一、大二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帮助大学生认识自己,了解职业,发现自己的职业兴趣,对未来职业进行规划和设计,从而明确前进的方向。在课内职业生涯规划教师要帮助学生掌握生涯规划的理论和技巧。在课外,班主任辅导员特别是专业教师、学业导师要帮助学生了解本专业所对口的行业所涉及的职业的基本情况和发展趋势,帮助学生了解职业。学校图书馆和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应为学生进行职业测评提供条件。在此条件下引导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同时规划设计四年的大学学习和生活。

    二是开展差异化的就业指导。就业指导不等于求职技巧指导。大三年级,随着专业课程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职业能力。学业导师和专业教师应有计划的安排学生参加实习,帮助学生在实习中认识职业,进一步了解自己的职业兴趣,丰富学生对职业的理解,同时可以让学生参加毕业生的招聘会,模拟求职,感受就业的氛围;大四年级,则重在为毕业生解读就业政策,分析就业形势,传授工作搜寻渠道和方法,训练求职技巧和面试要领。此外,新媒体时代的到来,高校应越来越重视学生自主利用社交媒体工具和开发职业社交网络的能力对学生长期的职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同时,就业顾问要为学生提供一对一的指导。

    (2)为学生提供差异化、精准化服务

    按照教育部的要求“一生一策”,掌握每一个学生的需求,分类进行就业指导服务,根据学生的求职意向分类推送就业信息。加强求职简历和面试辅导,提高求职能力。

    以专业为单位开展毕业生去向调查,内容包括毕业生的去向,包括升学学校名单,公务员、事业编考试录取人数及单位,就业形式分布、就业区域行业分布,用人单位性质规模分布、平均薪资以及用人单位名单等信息,为毕业生确定职业预期提供参考。高校就业指导中心要收集和发布毕业生就业需求信息和短期实习计划,编办毕业生就业指导手册。组织招聘活动与用人单位建立联系、组织校友会等等拓宽就业市场。

    6.高校和政府公共就业服务系统应协同为毕业后的大学生提供持续的服务

        在缓就业慢就业已经成为当代大学就业趋势的情景下,高校就业服务体系应将就业服务延伸到毕业后的大学生。尽管高校在就业观的教育上坚持“先就业后择业”的就业观,但是在短时间内无法根本扭转毕业生“一步到位”的职业期待。通过毕业生跟踪调查,毕业一年后,大学生就业质量和稳定性较高,因而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是个伪命题,而大学生慢就业和缓就业的问题确实存在。作为高校和社会往往对应届毕业生的就业更为关注,追求较高的就业率,但就业率虽然较高就业质量却不高,因而高校就业服务体系和政府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应对毕业后2年内的毕业生提供持续服务,促进其优质就业。

    作者:洪芳  


TOP